加密貨幣的世界,曾經是野蠻生長的樂土,如今卻隱隱透著一股衰敗之氣。我親眼目睹,幾家熟識的加密基金,或轉型成只做流動性管理,苟延殘喘,或直接關門大吉,黯然退場。那些曾經呼風喚雨的頂級基金,現在為了募資焦頭爛額。我認識的不少投資人,早就心灰意冷,徹底離開了這個圈子。有人轉投AI的懷抱,指望靠着AI模因幣一夜暴富,提前退休;而更多的人,則是徹底失望,揮手告別。
這絕非偶然,更不是什麼市場雜音。我覺得,一些根本性的東西正在悄然改變。如果把加密貨幣的發展歷程比作一個人的成長故事,那麼它正在告別那個狂野、未經雕琢的童年,步入充滿迷茫和挑戰的青少年後期。早期那種靠短期投機炒作、瘋狂風投遊戲的混亂局面,正在讓位於一個更加成熟、系統化的時代。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時刻,但這種轉變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戰。坦白講,我覺得大多數Web3風投公司還沒做好迎接這一切變化的準備。風投們總喜歡對創始人高談闊論適應性的重要性。現在,輪到他們自己做出改變了。
過去那套Web3風投的玩法,簡單粗暴,說白了就是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
第一步,是尋找那些離代幣發行(TGE)還有一年左右,並且跟頂級中心化交易所(CEX)有密切關係的項目。你沒聽錯,曾經有整個基金,就因為合夥人是前CEX員工,或者跟CEX關係深厚,就敢大張旗鼓地募資。他們的「附加價值」是什麼?說白了,就是他們能嗅出哪些項目會被交易所選中。現在,如果還有基金拿這種模式來忽悠你,趕緊跑!
第二步,通過SAFT(未來代幣簡單協議)進行投資,順便提供一些可有可無的顧問服務。這種SAFT投資,實際上是對項目未來代幣的一種期貨合約,它讓風投能夠以較低的價格提前鎖定代幣,然後在公開市場上高價賣出,從中牟利。
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在項目進行代幣生成事件(TGE)時,迅速將代幣拋售給散戶。因為以前的鎖定期不像現在這麼嚴格,通常是短鎖倉或無鎖倉。在市場週期的高峰期,總會有大量的散戶湧入,接盤風投手裡的代幣,讓他們輕輕鬆鬆地套現離場。
這種模式之所以能行得通,是因為市場投機氛圍濃厚,散戶們盲目追捧,而風投則利用信息不對稱和先發優勢,大肆收割。但這種模式也滋生了很多不良行為。首先,許多風投竟然募集五年期的資金,這僅僅是傳統Web2基金的一半時間。這種短視的結構,使得他們根本無法支持那些真正想長期建設的創始人。如果你的基金只能持有資產五年,就必須分配給有限合夥人,那麼你根本不可能按照更常見的十年週期,系統性地投資項目。
另一方面,從這些投資者那裡拿到錢的創始人,也面臨着巨大的壓力,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實現流動性,甚至在產品還沒找到市場契合度(PMF)之前,就急着推動代幣生成事件(TGE)。這種竭澤而漁的做法,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無疑是巨大的傷害。
幸運的是,這種模式正在迅速過時。
隨著時間進入2025年,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逐漸成熟的市場。監管政策日益明確,傳統金融機構也重新燃起了興趣,這一切都促使市場更加注重基本面、真實效用和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過去那種靠炒作概念、割韭菜的玩法,已經越來越難以生存。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鎖倉期的延長。現在,大多數中心化交易所(CEX)都開始標準化鎖倉規則,普遍採用一年鎖倉期(cliff),然後再加兩到三年的線性解鎖期。這意味著,風投想要快速套現的難度大大增加。
另外,隨著山寨幣的數量爆炸式增長,散戶也變得越來越挑剔。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盲目追捧任何新發行的代幣。市場開始更加關注項目的質量,尋求真正的差異化。實際收入、可防禦的護城河、明確的盈利路徑,這些都比單純的投機炒作更加重要。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代幣已死。但你的代幣必須具備強大的基本面,才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如果你的項目沒有實際價值,只是靠炒作概念,那麼最終只會被市場拋棄。
更重要的是,除了代幣發行(TGE)之外,加密公司還開始探索其他的退出路徑。首次公開募股(IPO)對於一些發展成熟的加密公司來說,已經變得更加可行。同時,大型併購(M&A)也開始出現。這為加密公司提供了一條獨立於代幣發行的新路徑,讓它們能夠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價值。
我對於大多數Web3風險投資公司是否為這個新現實做好準備,並不抱有太大的信心。從我所看到的情況來看,那些意識到這一點的公司,要麼完全退出了這個領域,要麼轉向流動性投資,或者正在募集結構不同的新基金,以適應這個新的遊戲場。相反,那些一直堅持價值投資、能夠支持長期建設的公司,才更有可能在這個新的範式中蓬勃發展。
毫無疑問,這個新的市場格局,對於許多基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絕佳的機會。那些能夠提供「從種子前階段到 IPO」全週期支持的多階段公司,現在可以在一個競爭者較少的市場中運作。
現在,能夠為A輪及以後的融資提供主導支票的加密基金,大概只有十家左右(?)。除了資本之外,能夠提供支持和資源,引導加密公司走向IPO的基金更是鳳毛麟角。有多少基金真正重視(並執行)公司治理?有多少基金了解路演過程、投資者關係等等?我認為不多……然而,如果你是這些基金之一,是那些在賭場裡不成熟的新興管理者假裝天才投資者時,仍然堅持更高標準並系統化運營的基金之一,那麼你正走入一個投資的神奇時代。
在風險投資市場的早期階段,種子前期投資者的角色也在發生變化。許多種子前期和種子投資者能夠早期介入,提供社區建設和心智份額增長的建議,並在任何實際產品建設發生之前獲得流動性。現在,我認為早期階段的投資者將不得不更加擅長與他們的公司合作,尋找產品市場契合度(PMF),迭代產品,與用戶交流等,而不是急於推出和獲得流動性。
關於這一點的最後一點想法。我記得2023年CSX的一次演講中建議公司在推出代幣之前找到產品市場契合度(PMF)。承認這一觀點在當時的行業內有些爭議實在是有些瘋狂。幸運的是,我認為隨著對基本面日益重視,這種觀點正在改變。反過來,這應該會促使我們的行業建立起更加健全、堅固和真實的企業(我注意到圍繞「微型」代幣發行進行的一些有趣的對話和實驗,這允許團隊獲得足夠的資金來開發產品。我認為這種路徑的可行性尚未定論,但我願意進一步探索)。
加密貨幣的成熟不是一種消極的發展,而是尋求主流採用和長期發展的技術所必需的演變。現在正在構建的項目更加具有實質性,更專注於解決實際問題,更有可能創造持久的價值,而不是之前許多的公司。那些只會講故事、炒概念,卻沒有實際產品和應用的項目,終將被市場淘汰。
對於風險投資公司來說,這種轉變既是挑戰,也是機會。那些能夠調整自身模式,以適應更長的時間跨度,專注於基本面而非炒作,並在資本之外提供真正價值的公司,將在這個新的格局中蓬勃發展。那些仍然堅持過時模式的公司,將會越來越多地發現自己被甩在後面。聰明的創始人會選擇與那些能夠在新環境中為他們提供最佳支持的基金合作,而不是那些只會空談理想、忽悠概念的「偽專家」。
加密行業正在成長。對於風投公司來說,真正的問題在於,他們是否能夠跟隨這個行業一起成長,而不是固步自封,最終被時代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