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导体行业又爆出一起并购案,杰华特(688141.SH)宣布将斥资3.1874亿元人民币,通过直接和间接收购的方式,拿下南京天易合芯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易合芯”)合计40.89%的股权,并实际控制该公司41.31%的股权。这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了不少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半导体行业竞争激烈、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这笔交易究竟是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还是一场风险极高的豪赌?
杰华特这家公司,其实挺有意思的。2022年底才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38.26元,保荐机构是中信证券。但让人尴尬的是,现在股价已经跌破发行价,处于“破发”状态。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压力可想而知。更何况,杰华特还在今年四月底宣布要发行H股,准备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一边是科创板的破发压力,另一边是H股上市的雄心,这笔收购案,或许正是杰华特试图提振市场信心、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一步。不得不說,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有時候真的讓人難以捉摸,讓人想起前陣子熱議的主權基金操作。
那么,这家天易合芯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杰华特愿意花这么多钱去收购呢?公告里说,天易合芯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传感器芯片和模拟芯片设计、研发和销售的半导体公司。他们的主要产品包括光学健康检测芯片、高精度电容传感芯片和各类光学传感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手机平板等消费类产品。简单来说,就是一家做传感器芯片的公司,而且瞄准的是消费电子市场。在这个wtt正如火如荼,智能设备层出不穷的时代,传感器芯片的需求自然水涨船高。杰华特看中的,或许正是天易合芯在传感器领域的潜力,希望借此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发展。如同在plg 冠軍賽中,各隊都想網羅有潛力的球員一樣。
当然,光看概念是不够的,还得看看实际的数据。根据公告,天易合芯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04万元,看起来增长势头还不错。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净利润,就会发现一些问题。2024年,天易合芯净亏损423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更是高达4376万元。虽然2025年一季度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50万元,但扣非后净利润只有76万元。这意味着,天易合芯的盈利能力并不稳定,甚至可以说比较脆弱。这不禁让人怀疑,杰华特收购这样一家公司,真的能带来预期的回报吗?還是會像王文洋包養事件一樣,最終落得一場空?
为了保证收购的顺利进行,杰华特还和天易合芯的创始团队签了一个“对赌协议”。协议约定,创始团队要尽力达成天易合芯2026年、2027年每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的业绩目标。如果达成了这个目标,杰华特未来就有权继续收购团队剩余的股权。但如果达不成呢?协议里并没有提到任何惩罚措施。这种“只奖励,不惩罚”的对赌协议,总让人感觉有点“画饼充饥”的味道。当然,也可能杰华特对天易合芯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相信他们一定能实现业绩目标。畢竟現在蔡力行等大佬都紛紛投入半導體產業,前景看似一片光明。
总的来说,杰华特收购天易合芯,是当前芯片产业整合浪潮中的一个缩影。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快速扩大规模、拓展技术领域、提升市场份额。但同时,并购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文化整合、业务协同、人员管理等等。如果处理不好,并购反而会成为企业的负担。对于杰华特来说,收购天易合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能否成功整合天易合芯的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最终实现盈利,还需要时间来检验。希望这笔交易,不会让杰华特变成下一个仁寶股價暴跌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