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龙盛“绿色智造”神话:染料巨头还是资本玩家?

author 2025-04-20 18人围观 ,发现0个评论 以太坊DeFiNFT元宇宙Web3

龙盛的“绿色智造”神话:一场精心策划的资本游戏?

华鑫证券那份对浙江龙盛的研报,通篇充斥着“买入”的溢美之词,仿佛龙盛已经站在了染料化工行业的巅峰,引领着全球“绿色智造”的潮流。但仔细扒开那些光鲜的数据,闻到的却是一股浓浓的“资本运作”的味道。我实在忍不住想问一句:这真的是一家踏实做实业的公司,还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玩概念的资本玩家?

业绩增长背后的真相:真的是“逆势”吗?

研报里大肆宣扬龙盛在“国内染料、助剂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实现了“逆势增长”,染料销量增长7.17%,营收也略有提升。这话听起来很提气,但实际上,染料行业这几年一直处于周期性波动中,价格受到环保政策、原材料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说白了,龙盛的增长更像是踩对了周期,而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韧性”。而且,房地产业务的大幅增长更是让人怀疑,龙盛的主业究竟是化工还是房地产?如果过度依赖房地产输血,一旦政策有变,业绩还能保持如此“亮眼”吗?更别提那42.15%的境外市场收入占比,其中美国又是核心销售区域,中美贸易摩擦这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龙盛的利润。

财务数据的障眼法:现金流真的那么健康?

报告中提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236.79%”,这数字确实很诱人。但稍微有点财务常识的人都知道,现金流的好坏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结构。细读报告可以发现,现金流入的大头居然是“子公司房屋预收款”,这不还是房地产吗?而且,成本费用控制得“出色”也值得玩味,压缩成本固然重要,但过度压缩会不会影响研发投入、设备维护,最终影响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这种“开源节流”的方式,短期内或许能提升财务数据,但长期来看,恐怕会透支企业的未来。

技术驱动还是环保噱头:龙盛的“绿色”成色几何?

“技术-环保-战略三重驱动”、“生态一体化生产体系”、“零排放”管理、“减排二氧化碳当量1.5万吨”……这些词汇堆砌在一起,营造出一个“绿色先锋”的形象。但实际情况呢?所谓的“全流程技改”、“绿色工艺创新”,有多少是真正的技术突破,有多少只是为了应付环保检查而做的表面功夫?化工行业的“零排放”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任何生产过程都会产生废物,关键是如何处理。龙盛的“循环经济产业园”真的实现了完全的资源循环利用,还是只是把污染物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这些问题,研报里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买入”评级:华鑫证券的屁股决定脑袋?

华鑫证券给予龙盛“买入”评级,目标价也给得挺高。但这种评级有多少是基于客观分析,又有多少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要知道,券商和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维护客户关系,或者为了争取承销业务,券商的研报往往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因此,投资者在参考这些研报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那些华丽的辞藻所迷惑。

风险提示的欲盖弥彰:真正的风险在哪里?

研报最后列出了一堆“风险提示”,包括“染料价格大幅下跌风险”、“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环保政策变化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当然存在,但它们都是老生常谈,是任何化工企业都面临的风险。真正值得关注的风险,研报却避而不谈,比如:龙盛过度依赖房地产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对海外业务的冲击、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的安全生产风险、以及管理层决策失误带来的经营风险等等。这些风险,才是可能真正影响龙盛未来的关键因素。

总而言之,我对浙江龙盛的“绿色智造”神话持保留态度。这家公司或许在某些方面做得不错,但其业绩增长的真实性、现金流的健康程度、以及环保的成色,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那些看似光鲜的表象所蒙蔽。

请发表您的评论
不容错过
Powered By amstqw.com